白芙蓉石
就是指白色的芙蓉石,舊時色白的黽最普遍的,很典型。在“白芙蓉”中,有豬油白、月白、白玉白、通常稱藕尖白、粉白等數種。白芙蓉石與和田羊脂玉很相似,不可名狀。清朝郭伯蒼在《閩產錄異》中說白芙蓉石:“似白玉而純粹。玉不受刀,遜于芙蓉矣。”在舊時有的以老坑的白高山冒充的,老坑白高山,質地比較軟而凝潤,類似于白芙蓉石。但是質地比較松,光澤差。也有的拿白半山石冒充的,半山石與芙蓉石是一個山系,容易混淆,只是質地比較松,上好的半山難以辨識。
紅芙蓉石
顏色之濃類似于紅牡丹,又如同瑪瑙,但比瑪瑙更鮮艷,嬌艷奪目,光彩照人。古人曾經用“琉璃滿地瑪瑙堆盤”來比喻。但是出產相當少,而且沒有大的。
黃芙蓉石
黃芙蓉石有米黃、淡黃、牙黃、朱黃等色,與田黃石中的枇杷黃與桂花黃很相似,大多都明媚通靈,瑩如黃玉。
但是內里泛白,偶爾還會有紅筋,產量非常少,質優的上品就更是相當稀罕少見了。
花芙蓉石
就是紅花凍石,在白色“芙蓉石”中,質地凝結通靈、肌里有暈紅色斑點的,在芙蓉石中更是難得。
將軍洞芙蓉石
因洞命名,該洞又叫“天峰洞”。位于加良山頂,洞由上直下,深30多米,十分險要。開鑿于清初,乾隆時歸某將軍所有,因此易名“將軍洞”的“芙蓉石”。所產之石都是上品,今天所見到的許多芙蓉上品舊石,都是從這個洞出產的。清朝時由于洞塌陷因此絕產了。
上洞芙蓉石
上洞芙蓉石與“將軍洞”附近的“天面洞”相鄰,所產之石稱為“上洞芙蓉”。但是質地不如“將軍洞”所產的芙蓉石,也有白色、黃色、紅色,色澤灰暗而且雜,有些人則不把它當“芙蓉石”看待。
以上就是佐公舉為您整理的關于芙蓉石方面的資訊,資料來源于網絡,如有不妥請您見諒,如需了解彩寶鉆石方面的知識與咨詢,請關注佐卡伊官網,佐卡伊恭候您的光臨!